課程介紹
課程安排
本課程為選修,兩學分,一學期,探討環境心理學發展的歷史、理論與經驗研究,以及與環境規劃與設計的關係。「空間體驗」、「設計實習」為其相關課程,同學們可以考慮選修或參考相關資料。
雖然,課程名稱叫做環境心理學,不過大家常常會誤認這與心理學相關,其實不然。早期,環境心理學家的研究,多著重人體感官與感知的測定,基本上是以刺激-反應作為實驗基本架構,例如:光或聲音對人的刺激以及忍耐極限。但近年來,環境心理學已經不這麼談了。例如:重金屬搖滾、電子音樂對許多衛道人士而言,不但不是音樂,根本就是噪音。於是,何謂音樂,問題本身即反應了關於音樂的偏見、權力與意識型態,而這也是個意義爭奪過程與結果。因此電子音樂到底是不是噪音?就必須放在政治、經濟、歷史、文化等種種條件下來討論,這就不只是頻率、頻高的聲音問題了。因此,我比較希望用,「人與環境行為研究」這個標題,而非「環境心理學」來看這學門。
人與環境的問題複雜異常,包含了環保、文化、性別、族群、部落、生態、政治、經濟、、、等面向,但核心價值仍是對「人」的關懷,透過對環境議題的再思考,創造社會與環境的平等,我認為是空間專業者應該具有的基本態度,也是這門課的基本態度。因此,我加入了一些社會事件與文化研究的文章,希望引介一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,做為各位面對畢業設計時的武裝。
課本&教材
McAndrew, F. T. (1993).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. Pacific Grove, CA: Brooks/Cole. 有中譯本,危芷芬翻譯,五南出版社。(以此書為主)
Jacobs, J.(簡.雅各布斯)(1961). The Death and Life of Amercian Cities(美國大城市
-
972環境心理學授課大綱
-
都市評析授課大綱
-
都市設計概論PPT
-
16里位置圖
-
縣城16里範圍corelDRAW檔
-
16community corelDRAW檔
-
2009年大學院校室內設計校際競圖活動報名表
-
2009年大學院校室內設計校際競圖活動說明書_定案板
-
第三階段設計參考資料
-
學生參賽補助
教師 / 郭一勤
教師 / 創媒院
教師 / 空設系空設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