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介紹
課程安排
空間的意義不是單獨存在,而與使用者的身分及權力關係息息相關。從開發的角度而言,傳統合院空間的使用強度不具經濟效益,但由歷史的角度切入,合院的空間意涵可能跨越你我的共同記憶。對健康的年輕人來說,二十公分的台階不算什麼,但對殘障朋友或幼童而言,卻可能難如登天;家裡的男人,可能從小就擁有自己的房間甚至祖產,而女人卻可能到為人母都還沒有一張屬於自己的桌子。上廁所,聽起來不是一件什麼高深的學問,可是女生廁所大排長龍的經驗卻依然屢見不鮮、、、、空間是權力也是階級差異的展現,權力賦予意義,也壟斷意義。進行空間設計的同時,我們的角色往往中介了權力與意義的兩端。因此,空間體驗,並非到此一遊的表向導覽而是設身處地的感同身受,希望透過這個過程,提供專業訓練中必要的專業認知。
課本&教材
指定必要閱讀書本:
畢恆達,2001,空間就是權力,心靈工坊。
其他參考書目:
人體記憶建築, 葉庭芬譯, 尚林。
建築環境心理學,常懷生,田園城市。
研究與設計—環境行為的研究, 關華山譯, 國立編譯館。
香水, 涂四金, 時報。
噪音:音樂的政治經濟學,宋素鳳、翁桂堂譯,時報。
體驗建築,漢寶德譯,台隆。
畢恆達,1996,地圖權力學中文版序,時報文化。
畢恆達,2000,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: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,收於:應用心理研究第八期。
-
課程大綱
-
課程大綱補充
教師 / 郭一勤
教師 / 創媒院
教師 / 空設系空設系